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建设水平是可想而知的。这样盲目地自编教材不仅仅影响了优秀教材的引进,也阻碍了该学科本身的进一步向前发展,更影响了广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所以在高教评估中,如果
f单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来说,自编教材是否真的该成为一个评估指标,还有待于探讨。2教材编写成为教师职称评定的一个工具我国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论是中级还是高级职称,均要求有一定的学术成果,而教材也是认定的学术成果之一。由于教材不像论文和工程项目一样具有较为严格的专家评审机制,也缺乏刚性的质量评价体系,所以使教材成为职称评定诸条件中“最容易达到的条件”,只要联系到了出版社,不论教材本身质量如何,甚至教材本身中可能存在不少的错误,都能出版发行,从而大面积的进入课堂。在这种职称评定体制下,教材的编写成了教师晋升的垫脚石,完全违背了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的宗旨。3教材编写和选择的盈利性取向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有一种严重的趋利性倾向,教育这个公共事业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教材编写本应该是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的教师所进行的高难度复杂性工作,但是教材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和稳定市场的商品,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于是不少出版社也在开始牵头组织教材的编写工作,这些出版社自己联系主编和参编教师,一本书的作者可能分散于全国各地,这些作者可能在编写过程中只有一两次碰面的机会,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坐在一起对教材的知识和结构进行过讨论,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质量是可想而知的。虽然这些教材质量不高,但是或多或少是本院或本系教师的成果,考虑到人情世故和教材所带来的
f利润,这些教材也大面积的进入了课堂。提高教材质量的几点思考1不能盲目追求自编教材对于那些成立时间较短,师资力量尚不够强的学科来说,还是应该选用那些发行量较大,版次较多的成熟教材,这种教材一般来说思路清楚、逻辑严密,历经了教学实践的考验,使用这种教材有利于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教师节约备课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放到知识学习和学生指导上,也有利于学生自学和复习。当然,这需要相关的教育政策的改革和跟进,否则选用优秀教材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各校仍然会被评估标准牵着鼻子走。2建立完善的教材质量评价体系为提高教学质量,各高等院校都有期中检查和期末检查,但是检查的对象往往局限于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几乎完全忽略了自始自终伴随教学过程的教材的评价。笔者建议应该像对教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