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科学24小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
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生字、词在文中的意义。2.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24小时”的科学知识。3.品味文章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4.感悟本文蕴涵的人生哲理。学习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的语言。2.感悟人生哲理。学习方法:运用合作交流与探究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学习准备:网上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个人素养。一、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内含丰富的地理科学知识,学生在原有的地理知识基础上,很容易理解文章内容。二、本文语言生动、简洁、准确,易于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因此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科普知识之基础上,品味语言,提炼人生的哲理,感悟“24小时”。唤起学生珍惜时间的情感,学会科学地艺术地安排时间,使自己之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第一单元学过《〈论语〉十则》,在《论语》中孔子有句话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说的是时间的无情流逝,用以劝告人们要珍惜光阴,抓紧工作。其实,时间老人是最公平的,他给每个人每一天的时间都是(学生回答24小时)?24小时是怎么来的呢?知道的同学请回答。作家田志伟写了一篇介绍“24小时”的科普小品文《科学24小时》,请同学们读课文,说说作者介绍了有关“24小时”的哪些知识。二、整体感知课文:(一)互动学习:
f1.找出文中有关介绍“24小时”的科学知识。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整理。3.学生简要介绍有关24小时的科学知识。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师生适当补充。(二)探究学习: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研究一下课文中介绍地理知识方式与我们学过的地理课本介绍地理知识的方式有何异同(学生自己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老师从写作目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加以点拨。三、揣摩本文语言特点:1.结合课后练习二,品味本文语言的准确、简洁、生动。2.找出各自喜欢的词句、段落,说出喜欢之理由(各抒己见)。3.阅读第2段,理解“她是那么勤劳、愉快、默默地载负着人类……”一句中的“愉快”一词的含义?(可从修辞的角度理解;也可从地球的“愉快”、“不愉快”、或“既愉快又不愉快”等方面考虑,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4.生共同品味第6自然段。(1)、“晨曦妩媚的早春黎明”,“晚霞迷人的深秋黄昏”为什么不能说成是“早春黎明的妩媚晨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