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主题活动方案
一、相关背景:1、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对传统课程观进行了的继承、反思与批判,这使得班主任老师的课程观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而带来了对德育课程观的新认识,不再是老师向学生灌输一些价值的过程,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创新内容,融入进自己的生活世界,在具有丰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由此不断构建新的道德意义实现智育、德育共同成长的过程。2、思考来自于学生的对话:★甲生:这两天,我和爸爸妈妈又要去上坟扫墓了,每次都是点香磕头,一点都没劲,不好玩。乙生:我们家呀,是爷爷奶奶在家祭拜的,还织了很多锡箔,说是烧给老祖宗的,让祖宗们也生活富裕点,真是不懂,怎么会有个清明节的。★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小学生德育课程的对接就是利用传统节日文化,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网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二、案例正文这次班级主题活动,我们充分挖掘了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自主活动、探究、体验、反思、感悟中感受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让学生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祭典先烈,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的精神。我们整个活动的设计安排是这样的:一、活动启动:宣传倡议1、3月27日(星期五)班会课,我(班主任)向全班师生发出清明节活动倡议。2、下发“告家长书”,动员家长一起积极参与学校的这个主题活动。3、设计好活动的宣传栏二、活动内容:分层分块1、“清明历史”的黑板报:a要求:通过活动使班级学生要对清明节有不同的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