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向一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演练1主干知识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人民网《中国梦民主路》引用伏尔泰名言:“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发现精神世界”,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意义。以下言论不能论证以上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解析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D.有教无类
“贵贱有序”强调的是奴隶制下的等级秩序,这与伏尔泰启蒙思想中追求“民
主、自由、平等”等目标不一致,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应突出其进步潮流,故选C。答案C演练2挑战正统对儒学的批判继承李贽在给孩子们上课时出了一个谜语:“皇帝老子去偷牛,满朝文武做小偷;公公拉着媳妇手,孩子打破老子头。”孩子们猜来猜去,都猜不出来,难住了。李贽给出的谜底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这说明李贽
A.激烈批判“存天理,灭人欲”B.以“异端”自居,挑战正统思想C.重视生活,提倡“工商皆本”D.以生活实例启发教育孩子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李贽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批判,排除A项。他提出“君不君、臣不臣”的观点是对正统思想的大胆挑战,故B项符合题意。“工商皆本”是黄宗羲的思想,C项错误。李贽所说的不是生活实例,可排除D项。答案B考向二知识纵横明清思想批判的对比认识演练3文明史观东西方文明差异“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A.启蒙思想;天下为主,君为客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信仰得救;致良知
f解析近代西方“不禁人的本能”意即强调人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应指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因信称义、信仰得救,都是人文主义表现形式。古代中国“禁人的本能”,指理学思想压抑、束缚人性,即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而其他三项都与此不相符。答案C演练4老话题新关注民本思想顾炎武指出:“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与该观点相呼应的先秦儒家思想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C.“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所以要弘扬仁义,才是天下匹夫之责,这是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