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学英语情感性教学策略和评估
一、大学英语教学“知情分离”现状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中尚未将“情感态度”列为教学目标,反映在教学实际中,缺乏对学生情感策略意识的培养。进而,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学生的情感发展,以至于出现“情感空白”,师生关系淡漠,间接影响到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和评价停留在知识和智力评估上。偏重认知因素,忽视情感因素,单一地从认知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难以避免会形成盲点,造成教学中的困惑。据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重知轻情的现象在当前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在调查中,50以上教师认为,当前学校中重认知因素轻情感因素情况相当严重,逾90教师认为,应通过培养学生情感来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希望运用情感因素的教师占9971,但是付诸实践的教师却仅占881,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教师在情感教学模式中缺乏指导和经验的分享。缺乏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的支持,必然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知情分离”的状况日趋严重,得不到改善。二、大学英语教学情感因素分析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已逐渐引起教育者的重视。Ar
old于1999年指出,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
f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1Ar
oldBrow
把情感因素分成了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性格的外向与内向、自尊、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跨文化意识,等等。之前对情感因素展开研究多集中在外语学习者的动机、信念、焦虑感、自我归因能力等方面,如王初明、戴曼纯、项茂英等阐述侧重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但是,通过观察口语小班课堂教学实际及其和学生的密切接触、单独访谈,发现今天的学生实际已经发生了改变。之前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焦虑紧张、缺乏自信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主要障碍”随着更有自信和个性的90新生代进入大学校园而逐渐丧失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2随着90大学生进入大学英语课堂,如何积极地创设良好的师生氛围和课堂环境,为有效调动情感因素的关键。因此,关研究应从之前对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关注,移到对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课堂环境以及学习者与教学活动之间等交互情感因素上来。三、大学英语教学情感因素研究该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即:文献梳理阶段、课堂观察调查访谈阶段,研究作结反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