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
平常我们常会听到、看到电视、报刊上说“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我国GDP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等等,一些市县政府要求统计部门也能够提供上述数据,那么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一个市县区中,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也就是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一、投资与GDP是两个不同类别的概念国内生产总值(即GDP,一个国家内的不同地区使用该指标时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直接反映出了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内部产业结构,是把握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情况的基本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投资反映社会资金的使用,GDP反映价值的创造,当时间足够长、空间足够大时,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重叠部分就大,
1
f反之亦然。在投资过程中,随着投资资金的进一步实施,形成对各类实物或服务的具体购买,通过市场需求的实现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当投资项目完成以后,其功能的发挥对生产有促进作用。二、投资与GDP是高度关联的GDP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一是生产法、二是收入法、三是支出法。支出法就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五项组成。这里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有直接关系。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用于增加固定资产所花费的投资支出,表现为和各单位当期获得(购置、转入、建造)的固定资产扣除所处置(出售、转让)固定资产后的净价值。固定资产投资只是固定资本形成中的一部分。根据现有的统计基础,具体计算关系为: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为基础,扣除不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支出,加上其它与固定资本形成有关的项目。三、县、区在核算地区生产总值时,不宜使用支出法在实际工作中,市、县区核算生产总值时,都是以生产法和收入法这两种方法来核算的。为什么不宜用支出法呢?让我们看一下支出法计算地区生产总值的公式:GDP消费投资净出口。这里的消费包含实物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投资也并
2
f不单单指固定资产投资,它包含固定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