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教案
授课老师:余友辉
f第一讲:序言
一、“形而上学”析义1、英文“metaphysics”亚里士多德这本书英文名Metaphysics,但此名非取自亚里士多德本人。它实际上是亚里士多德相关主题的一个讲稿,在亚里士多德去世人由人编辑成书,编辑者给予了它这个名字。Metaphysics源自于希腊文“μετυυσικ”,由两个词构成,meta是“在之后”或“超之外”的意思。由此,西方人理解编辑者所以给予它这个名字有两种方式:其一,这本书的内容是在编辑完物理学之后编辑的,它的主题不属于物理学,也不属于任何一门具体科学,所以简单名之为“物理学之后”,我国老一辈学者也曾这样翻译《物理学之后诸篇》;其二,这个名字有编辑者的深意:它的主题不属于物理学,而且超越物理学主题之上,是最根本的、基础性的。不管如何,亚里士多德自己没有使用Metaphysics这个词,他谈及这个主题时经常使用的是词“第一哲学”(fistphilosophy)和“神学”(theology)。2、对Metaphysics的中文翻译用“形而上学”翻译Metaphysics,比较适当,取自《周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形而上的道与Metaphysics的研究主题具有相通性。什么是形而上的道?
f在西方人思维中,形而上学研究的形而上的东西,是超出感觉经验之外的本质性的东西。它是先天的,即不出于经验归纳的;但与之同时,这个不同于经验归纳的道又必须能够反过来解释经验,形成所谓哲学的“一”与“多”的统一。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探讨了他之前的所有哲学家的形而上学思考,并认为这些思考往往都不能解决“一”与“多”的关系问题。而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体系就试图解决这一根本问题。3、形而上学与机械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经常谈到的与辩证唯物主义相区别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特征形而上学,只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一种延伸意思。由于西方形而上学探究那个不从经验而来最后又能解释经验的不变的存在,所以当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本原看作是机械性的无法自动的惰性事物时,与强调物质自动的辩证唯物主义相比,就具有了形而上学的那种特性。在西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和辩证法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辩证法肯定运动变化和矛盾,而形而上学追求不变的存在和非矛盾律。希腊人面对流变的现象世界时,已经发展出辩证法的思维模式,不过他们的哲学主流还在于寻找不变的存在;这样,辩证法经常就成为形而上学追求的一个手段性的东西,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辩证法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