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无黄疸型)11病人接触史或高发区居留史:发病前2-6周内接触过肝炎病人或饮用过被污染的水、外出用餐、到过戊肝高发区和流行区。12持续一周以上乏力,食欲减退或其它消化道症状,肝肿大,伴叩击痛。13血清转氨酶明显升。14血清病原学检验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肝炎。15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黄疸。16血清学检验抗HEV-IgM阳性,抗HEVIgG由阴转阳或抗体滴度由低转高4倍以上。疑似病例:12+13+16。确诊病例:临床诊断+16。有14者为黄疸型急性戊型肝炎。2.急性重型戊型肝炎:21符合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诊断标准。22起病10天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指肝性脑病。23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
93
f2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疑似病例:21+23。确诊病例:疑似病例+22+24。3亚急重型性戊型肝炎:31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32起病后10天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者。321高度乏力和明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重度腹胀或腹水。322血清胆红素上升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μmolL。323血清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度低于40。324意识障碍。疑似病例:32+321和322。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2+323。七、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1.疑似病例病因不明的任何急性弛缓性麻痹AFP包括15岁以下临床初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例2.脊髓灰质炎临床符合病例和脊髓灰质炎疫苗野病毒确诊病例21病史与确诊脊髓灰质炎病人有接触史,经过235d一般为714d的潜伏期;或接触史不明显有如下临床症状者。22临床症状221早期可有发热、烦躁不安、多汗、恶心、项背强直及腓肠肌触痛等症状。热退后出现不对称性弛缓性麻痹。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肢体(或/和腹肌)不对称性(单侧或双侧)弛缓性麻痹,身体或肢体肌张力减弱,深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但无明显感觉障碍。222麻痹后60d仍残留弛缓性麻痹,且未发现其他病因(后期可呈现肌萎缩)223疑似病人死亡,不能提供否定脊髓灰质炎诊断依据者。
94
f224疑似病人60d后失访。23实验室检查231发病后从粪便、咽部、脑脊液、脑或脊髓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并鉴定为脊髓灰质炎野毒株者。232发病后6周内未服过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发病后1个月内从脑脊液或血液中查到抗脊髓灰质炎IgM抗体。233发病后未再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或未接触疫苗病毒,而恢复期病人血清中和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