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建筑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突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不落实,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有些监理企业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部分注册人员执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建筑业人才匾乏。目前在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口3400多万中有2300多万是农民工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加之,近年来企业效益大多不理想人才外流严重庸才增多。
技术开发资金投人少。我国企业用于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销售额的0305而发达国家一般占59左右有的超过10一般企业也达3。
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为例我国建筑业的技术贡献率仅为2535而发达国家为7080;国家每年专利受权6万余件但形成生产能力的仅1万多件大约有80的专利技术被闲置。这主要由于目前技术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学和政府机构里企业虽说是创新主体但却缺乏一流技术创新人才。长期以来没有有效机制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层皮的问题导致社会智力、物力等资源的大量浪费。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无论是总体还是个体无论在技术、管理
2
f我国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还是在资产规模上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竞争力都很弱这与建筑市场国际化趋势很不适应。我国建筑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走出低利润率的境况。故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我国公司无论在资产规模、营业收人、劳动生产率还有是获利能力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
政府监管有待加强。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工程造价等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建筑业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监管手段有待改进,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
3面临的挑战
建筑业也面临高、大、难、新工程增加,各类业主对设计、建造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外部约束加大,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短缺,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
首先中国建筑企业将面临着与更多承包商在平等条件下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已持续多年包括像中建总公司这样的大型建筑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序的工程任务不足的窘境。其原因同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内建筑业无序状态有密切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在目前的国内市场并不强烈因为我们建筑业在对外开放上是比较谨慎的。加人世贸组织后数以千计国际大承包商将涌人国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