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从表面上看,ERP的导入对会计人员来说,确实是一大冲击,或者说是一种“会计人员无事可做”的危机。但从深层次看,笔者认为,ERP的导入,本质上是会计工作内涵的新发展,是会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即从以往对数字的计量与纪录,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再加工、深加工。对这一会计作业新模式,如果借用美国IMA的话说,就是“未来会计人员将不再扮演账房,而是企业咨询者的角色。同时,会计人员提供企业咨询、分析的价值将愈来愈受到重视。会计人员在组织中所占地位及扮演的功能也日益重要”。从对信息的加工层面讲,由于导入ERP,不仅是一个硬软件的引进与安装的问题,而且是实施ERP系统所取得的效益。而这效益的取得及其增值,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层次性,所以“再加工深加工”是会计新模式的基本特点。以前,管理人员需要从财务报表中获取信息来做经营及绩效上的管理,如今的信息科技已转为可随时提供管理人员有用的信息,如此的转变强调了管理会计的贡献及重要角色。总之,随着ERP在会计领域应用的发展,将赋予新的会计作业模式以更丰富的特色。四、ERP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与前景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企业就开始引进国外的MRPII软件,推行MRPII管理系统。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导入ERP系统、实施ERP系统管理的趋势呈现出新的发展。从市场面看,一方面,外国的软件公司,包括SSA、FrothShift、QAD、EMS、Avalo
、SAP、Baa
、CA等公司先后设立销售网点,直接销售ERP软件。另一方面,我国自己的软件中心或公司,包括金蝶、用友等软件公司专门开发并推出商品化的ERP软件。再一方面,诸如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安达信等在我国推销ERP系统。影响这些趋势发展的原因,在于我国拥有庞大的ERP市场。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企业对管理软件的年需求量应在200亿元以上,其中对ERP软件、集团财务管理软件、商务管理软件的
5
f需求较为强烈,占90%。可见,我国企业在应用ERP上,目前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应用层面看,我国企业应用ERP的态势,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量的扩张,二是质的提升。从前者来看,企业应用ERP的领域,不仅只是制造业,还包括服务业和其它领域。其中,近年来特别是流通领域的企业应用ERP的比例明显上升。这与我国加入WTO的大趋势息息相关。也就是说,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并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我国企业正开始重视企业管理,并应用了许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