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推动我国建筑行业集约内涵式增长,初步估计绿色建筑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极大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二、准确把握形势,抓住重要机遇,创新绿色建筑发展支持政策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与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重要机遇。要科学分析判断形势,及时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与原则要求,加快制度建设与政策创新。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近年来,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央财政切实加大投入,20062011年累计安排216亿元用于建筑节能相关支出,有效推动各项工作。实施“以奖代
f补”政策,推动完成北方既有居住建筑热计量及节能改造31亿平方米,惠及400多万户居民;开展了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城市试点;逐步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水平,节能50标准执行率达到96;积极推动中新生态城等绿色低碳城区建设,拓展建筑节能领域;组织实施城市及县级示范,带动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50亿平方米,浅层地能应用5亿平方米,光电建筑应用1000兆瓦等。
我国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尽管近年建筑节能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工作基础薄弱,建筑节能形势仍然比较严峻,突出表现在:建筑节能标准要求偏低,目前正在推行的65标准也只相当于德国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能耗指标超过2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任务重,我国城镇存量建筑面积超过200亿平方米,相当部分达不到新的节能标准要求;绿色建筑仍处于发展初期,部分地区对绿色建筑内涵与要求缺乏正确认识,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建筑发展缓慢;产业科技支撑不足,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刚刚起步,资源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明显偏低,绿色建筑综合能力建设有待加强。
创新绿色建筑支持政策。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建筑节能工作,要坚持改造既有建筑与发展绿色建筑相结合,切实加大节能改造投入,同时积极引导新建建筑绿色低碳发展;坚持提高节能标准与加强能力建设相结合,全面推进住宅工业化、新能源推广、发展绿色建材等,使得能力建设与标准提升相匹配;坚持政策激励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加快建立形成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并注重对非节能建筑的惩罚与约束。
实施财政政策支持,将更加注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老旧住宅节能改造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并且向保障性住房、公益性建筑倾斜;更加注重发挥资金政策导向作用,带动更多的社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