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考察论析题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你所在地区历史沿革的大致情况。寿县古称寿春、寿阳、寿州。一说据《新唐书》:“郑、汴,陈、蔡、颖为寿星分”。因系寿星分野,故曰寿县。一说据“长寿”意命名。战国时为寿春邑,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迁都于此。秦置寿春县。晋武帝时以避郑后讳改为寿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置寿州。明初并寿春、安丰二县入寿州。1912年改寿县。1949年1月17日寿春解放。先后属六安专区、六安地区、六安市。寿县在唐虞时属扬州,禹因唐虞,建六国于淮南。封皋陶之后于英六。《通据典》记载,寿县安丰为春秋六国,系皋陶所封之地。周为州来国地。春秋楚邑。公元前529年,吴灭州来,成为吴季札的封地。公元前493年,楚昭王伐蔡,蔡昭侯求救于吴,为便于驰援,吴王建议昭侯迁都于吴地州来(今凤台县),遂为蔡侯重邑。公元前447年,楚惠王乘吴越争霸无暇助蔡之机而灭蔡,又复属楚。《史记楚世家》记载,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这是史书最早出现“寿春”名称。秦统一六国,置寿春县,属九江郡,郡治设寿春。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寿春(《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但不久即以谋反罪将其处死。继封自己的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国除,属九江郡,寿春为郡治。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属扬州部。东汉,属扬州九江郡,辖寿春、下蔡两县。扬州刺史袁术治所设寿春。后袁术称帝,亦于寿春建都。三国时,曹操击败袁术,寿春属魏之九江郡,治所设寿春。晋时历为扬州和淮南郡、豫州之寿春郡治所。孝武帝为避郑太后(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宋书武帝纪》记载,刘裕做宋王时曾以此地为王都。南朝宋,一度改寿阳县,置睢阳县,为豫州治所。这一时期,境界来去无常,诚如《旧唐书地理志序》所说:“南北分争,何暇疆理,三百年间,废置不一。”隋开皇八年(588年)为伐陈军事需要于寿春置淮南行台省,翌年平陈后撤行台省,置寿州总管府。唐时属淮南道,武德三年(620年)改为寿州,州治设寿春,初辖寿春、安丰两县,后增辖霍邱、霍山、盛唐(今六安)三县。五代十国时,吴国以寿县为忠正军,南唐以寿州为清淮军。显德四年(957年)三月,后周攻克南唐所属寿州,周世宗以其难克,遂徙城下蔡为治所,而复其军为忠正军。宋高宗南渡重又恢复旧治。宋时历属淮南路、淮南西路。政和六年(1116年)以后,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