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观点;在《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教学中渗透“一分为二”的观点。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弊,增强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物理学的理论是经过人们广泛实践和物理学家们大量研究工作总结出来的。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充满着唯心论和唯物论,形而上学和辩证法、落后和先进的尖锐斗争。许多规律和概念的确立,经过
f了长期激烈的斗争过程。大家熟知的:“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斗争,就经历了几百年,许多优秀的科学家,例如布鲁诺、哥白尼、伽俐略等都为此受到了残酷的迫害。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向学生讲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时,揭示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就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因素。例如,物体温度的量变会引起物态的质变,而物态的质变又会导致体积、密度、比热等量的变化;透镜成像中,物距的量变会引起像的质变;原子核内部正电荷的量变会引起物质种类的质变等。利用这些内容可以渗透量变、质变规律的教育。再如电子、中子、质子的发现以及电场、磁场的建立和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就包含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可知的”哲学思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力与分力、引力与斥力、导体和绝缘体等分别是一对矛盾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体现了辩证统一的思想;超导、全反射、熔化等物理现象包含着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思想;光的本质的研究历程体现着否定之否定的思想;静电、摩擦、共振的防止的应用又可以教给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牛顿运动力学与量子力学说明了真理的相对性;麦克斯韦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理论分析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二十多年后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通过实验得到了证实,这说明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总是,在物理教学渗透这些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也有利于掌握认识世界的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三、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f物理学是一门体系严谨、结构紧密、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和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作风。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良好的科学素养的训练。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课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树立爱护仪器的主人翁思想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结合教学,有重点地介绍中外科学家发现重要定律和原理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如英国科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