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把握创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施惠龙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4年第06期
【摘要】探讨如何在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践行创新理念,构造新型师生关系,大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事半功倍。【关键词】创新课堂实效【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970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象征。江泽民同志曾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课堂教育教学任务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其教育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这是摆在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2009年教师节前后,国家总理温家宝同志亲自听讲了北京某中学的五节课,并细心整理笔记参与了课后的教研活动,他之后发出呼吁:中国的教育要大胆改革,要勇于创新。那么,究竟要如何创新才能真正做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结合十几年的实际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落实:一、学会创新,培养新型师生关系加拿大著名教授江绍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对教师的最终考验有赖于他将自己视为承担着为学生利益和教育职业服务责任的一个独立的人。”教师本该走下神坛,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这是实践创新教学理念的前提和保障。1新型师生关系,必须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传统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高高在上,让学生觉得有压迫感,影响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情绪,同时会认为老师的教学就是“圣贤的言论”,就应该是“字字珠玑,句句箴言”,从而打击了学生勇于挑战“权威”的勇气。甚至有的老师讲错了也不敢给予纠正。课堂的有效性终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强调老师要调整心态,真正做到师生平等。这是创新教学理念的基础。2新型师生关系,必须以学生主体为核心以往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诲人不倦”。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强势地霸占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如艺人,学生如玩偶,整堂课了无趣味,结果反而事倍功半。实践证明,教师必须创新,创新必须从自身做起,只有真正做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退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才能保证课堂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新型师生关系,必须以情感教育为支撑教学是双向的,是互动的,是必需有情感交流的。华东师大著名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