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周刊专题报道:第一财经周刊专题报道:iPad新世界
20100925085609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编者按:编者按:
ipad几乎无中生有地构建出了自己的产业链,众多公司正在争夺一起进来玩的机会。在这里,玩法不一样了,想法也要不一样。
9月17日,苹果迎接它第一批中国行货ipad用户的方式很独特:店员们在门口列队两行,以夹道欢迎的方式将排队者们一个个迎入三里屯苹果体验店大门。他们有节奏地高喊“ipad、ipad”,并不断发出喝彩声,仿佛这些顾客即将买的不是一个电子产品,而是前往迪士尼乐园的套票。
对于乔布斯而言,ipad就是“魔术般神奇和具有革命性”苹果的广告语。“pc跟随我们已经好长一段时间了。它们令人吃惊。但斗转星移……我认为我们已经走上了变革之路。这会不会是ipad谁知道呢”乔布斯2010年6月1日在“d:数字化一切”的会议上这样说。
在5个月前,也就是苹果ipad全球首发之时,没多少人会认同乔布斯的说法。因为在这之前的十几年,微软、惠普和许多大公司都试图向消费者推销平板电脑而没有成功。惠普可是为自己的平板操作系统花费了十几亿美元呐。
“那时ipad刚刚全球发布时威锋网关于ipad的帖子多半是质疑和抱怨。”威锋网创始人杨彬说。即使这里聚集的都是苹果粉丝,网友们看了“谍照”后几乎一致谴责“这么宽的黑边实在是太难看了”,单线程操作系统也让他们质疑这个加大版手机的使用价值。
但现在,蜂拥而至的顾客改变了一切。“最低版本的16gwifi在水货市场最高炒到了6000多元,是美国本土价格的2倍。”王晶说。几年来他一直在北京中关村e世界销售苹果的水货产品,对价格因素极其敏感。
“我也要给自己买一个ipad。”55岁的张远玲说。9月17日凌晨4点,她和她的女儿赶往北京的三里屯苹果店,在大雨和寒风中与其他苹果粉丝一起等待ipad的发售。在当天400多人的排队等候队伍中,不乏像张远玲一样的非典型“果粉”:他们或许在苹果家族产品中只用过ipod,或对appstore的使用摸不着头脑,但他们却热烈地盼望自己能有一台ipad。他们身边有已购买水货的朋友这是ipad最好的广告。
这和市场调研机构resolvemarketresearch在美国观察到的一样。这个调研机构在7月发布的调查报告中说,在美国,已拥有或计划拥有ipad的受访者中,有37表示此前从未使用过苹果的产品。
f“我朋友的妻子此前是一个作息规律、从不玩游戏的人,可自从春天我朋友带了一台ipad给她后,她会躺在床上玩植物大战僵尸到凌晨两点。”xmobileapp的团队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