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过程中分解与扩散呈Cr2O3状态存在于硬玉、钠铬辉石、铬透辉石和绿辉石等矿物的晶格之中使翡翠呈现绿色。2灰绿、蓝绿色主要由含FeFe3、Fe2、Mg离子的角闪石、蛇纹石和铁叶绿泥石等矿物引起。3紫色春色由M
2离子引起。根据对菱锰矿、蔷薇辉石、红帘石、紫锂辉石等带玫瑰色~浅紫色的矿物研究认为M
是这些矿物的致色元素。同样硬玉有时也主要以M
2而致色这是没有疑问的。笔者在对原岩及其表生矿物颜色长期的观察中也得到证实。4黄、棕红、红褐色翡色由Fe3离子引起。主要呈不定形的胶体状褐铁矿Fe2O3
H2O有时也包括针铁矿和纤铁矿极少见到赤铁矿。5黄绿色往往是由褐铁矿叠加于绿色的硬玉之中引起的。6黑色主要由残余的铬铁矿引起。在出现“黑癣”时则主要由角闪石引起。翡翠原石表面或裂隙中出现黑色、棕色和灰色时则主要由氧化的M
4和M
3引起。但是这里不是指黑乌砂的表面色黑乌砂将在下面叙述。翡翠的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缅甸翡翠矿区长期处在热带~亚热带、低海拔的内陆河谷型的自
f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每年湿热季节6月~10月与干热季节11月~次年5月相互交替。这使得岩石和矿物既有表生物理风化又有强烈的表生化学风化在化学风化作用中又以强烈的氧化作用为主有时局部也出现还原作用。岩石内的断层、裂隙和节理构造的发育程度、岩石结构的致密程度、矿物结晶的粒度和含量、矿物晶体结构和所含元素的不同种类均影响着化学风化的速度和深度。氧化作用经对翡翠风化皮壳的观察各种矿物在表生氧化作用中的稳定程度由不稳定→稳定大致为钠长石→角闪石→透辉石→硬玉。矿物在溶解和淋失的过程中除形成一些细小的孔洞外部分转变成Al2O3、SiO2、Fe2O3、Cr2O3、M
O等成分并以胶体状氧化物如粘土而残留在这化学风化过程中色素离子Fe2、M
2和Cr3等有如下的变化翡翠中Fe2的氧化形式是以褐铁矿存在于翡、红雾和铁锈之中的。其氧化的化学表达式是Fe2→Fe2O3
H2O。据笔者长期观察Fe2O3
H2O在表生氧化条件下是极难溶解和迁移的易附着在粘土等矿物上而且相当牢固地残留下来这也是翡翠皮壳经常表现为翡、红雾、铁锈、黄砂皮的原因。它们的产生会掩盖翡翠内部的颜色变化及结构构造。这些铁质不是外来物是岩石中的Fe2即使在白色翡翠中一般也含有很少量的Fe2在风化过程中逐渐累积的结果。这可以合理解释岩石虽含Fe2不高但仍可出现翡、红雾和铁锈皮壳的原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