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已有收入,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贴补家用,维系生活水平)13.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放弃找工作的希望,退出劳动力市场)14.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15.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即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是: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16.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与工资率的关系:①工资率上升,劳动需求减少;②工资率下降,劳动需求增加。(1)需求无弹性:E=0(2)需求无限弹性:E→∞(3)单位需求弹性:E=1(4)需求富有弹性:E1(5)需求缺乏弹性:E117.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短期的生产实际上就是产量取决于一个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要素投入发生变化,产量相应地发生变化。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阶段分为:边际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绝对减少。18.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MRPVMPMPPMCW19.劳动力市场:广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所有者个体与使用劳动要素的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中所体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特征之一的经济关系;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机制借以发挥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和形式。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20.劳动力市场的性质:①劳动力市场是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条件。②劳动力是一种等价交换。③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工资,工资是实现和决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④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实现劳动要素和非劳动要素的最佳结合。21.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其主要表现是:(1)劳动力市场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2)劳动力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相结合的最有效率的最佳途径。(3)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