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民歌(二)少数民族音乐
教学目标:1、能在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民歌的欣赏活动中,分辨出各民族的民歌的音乐特点。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2、欣赏兄弟省的民歌再听听本地区民歌,比较各自的风格、特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比较、分析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课前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师:在刚才的幻灯片中,你能说出有哪些少数民族吗?(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苗族……)
同学们去过这些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吗?你们了解他们的音乐吗?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整体性教学阶段(一)师: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少数民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许多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大多能歌善舞,在他们聚居的地区流传着大量的民歌和舞蹈音乐。今天我们一起到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看一看,了解他们的音乐特色。(二)我们先来听三个音乐片断,看你能否判断出它的曲名以及所属的民族。《青藏高原》藏族《青春舞曲》维吾尔族《牧歌》蒙古族(三)问:这三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各自的音乐特点是什么?音乐特点指的是:旋律、节奏、速度等。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分析性教学阶段(一)新疆维吾尔族1、欣赏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同时思考音乐的特点。
听完之后,大家的感受如何?(欢快的)那这首作品通过怎样的表现方式带给大家这种欢快的体验呢?3、分析乐谱①旋律的进行方式是小跳还是大跳?(小跳)②节奏是密集还是宽松的?(密集的)③观察乐谱,哪里出现了变化?(最后一句出现了符点音符)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多以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为主,这样的特点是?形成轻快活泼、节奏性强特点。总结: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的旋律进行以小跳为主,欢快跳跃,节奏密集,速度较快。
f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分析作品,总结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的音乐特点,以点带面。(二)蒙古族1、欣赏蒙古族呼麦唱法知识引入:呼麦是蒙古的一种特殊双声歌唱方法。呼麦的典型特征,在于歌唱时可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高低不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同时,其不同唱法的声音频率跨度高至4200赫兹,低至50赫兹,远超出100到400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