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个理论也是大家推出的结果。认定兴趣(i
terest)是比较稳定的特质,把“i
terest”这个词拆出来可以知道,首先,“i
ter”是内在的,“est”是最高级的,“i
terest”组合起来,指的是你最内在的东西。所以说,大家平时可能说“我的兴趣会变,小的时候我特别想当科学家,长大以后,中学的时候我特别想当歌星,马上要毕业了,也没有理想,只要有工作就行”我想说的是,,这个叫爱好,叫外在的价值,不叫兴趣。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内在的,比如举一个例子,问你喜欢干什么?我在一个大学做MB:讲课的时候就问了这个问题,我问“你平时喜欢干什么?”一个人说了,我喜欢跟朋友和同学一起喝酒,或者在网上打拖拉机。大家看看这个跟兴趣有什么关系?大家就想这是兴趣,过两天他不喜欢打拖拉机了怎么办?我就问他,你和同学一起吃饭,你是喜欢每次到不同的餐馆品不同的美味,还是享受每次和大家一起品味的场景?他就说,好吃的其实吃到嘴里也没有什么感觉,对吃的不太在意,更多的是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发现感觉挺好。之后我问他,你喜欢打牌,打牌的时候你赢了,是关注分数,还是喜欢思考?他想的是打牌的时候都记不住牌,每次都不会算的,但是总感觉应该怎么样去打,当然是输多赢少。这个人反映出来的本质是什么?心理学有一个理论,人跟现实世界互动的时候,有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把人做了一个区分,比如在X轴上,一边是人,一边物,有些人是特别喜欢与人互动的,而另外一些人特别喜欢与物打交道,比如仓储、机械加工;而纵轴上是数据,有些人比较喜欢处理数据,比如今天花了多少零花钱,买菜,这个月的预算等。另外一些人是观念层的,这些钱应该干一些什么事情?是具体化的。大家看一下刚才MB:的例子,他在喝酒的时候喜欢和朋友在一起聊天,应该是人的维度;在打牌的时候不记牌,这应该是观念层。这个人的兴趣是喜欢与人在一起,又喜欢观念,这是什么?哪一类工作是这样的事情?主持人:我觉得可能是老师比较适合吧!主持人:我觉得可能是老师比较适合吧!主持人谢伟:对,老师不会说“我今天帮助了学生,一共帮助了多少分钟”。大家可以看到,通过这样一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个人定位在这个领域了。现在大家想想,就对这个人而言,在这个象限里面,他有没有可能突然有一天变了,突然有一天对人不感兴趣了,对观念不感兴趣了,对数据感兴趣了?主持人:我觉得这种可能还是比较小的。主持人:我觉得这种可能还是比较小的。主持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