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6小时紧张施救,冒顶地段被打通,形成救援通道,被困6人中的5人成功获救生还。河南省义煤集团李沟矿业公司“126”事故的成功救援,充分说明了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有力的技术装备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只有实行科学施救、快速施救,才能做到有力、有效施救。为此,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特对参加此次事故救援的指挥人员和救援队伍给予通报表扬。12月3日,江西省新余市江锂科技有限公司二分厂新近安装了四台向反应釜输送料浆的液下泵及输送管,在尚未投入使用的情况下,反应釜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新近安装的料浆输送管回流至原矿调浆池泵坑(深4米左右),并不断积聚,导致司泵工窒息。事故发生后,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工段长、车间主任、副总经理等先后多人下坑进行施救,先后窒息晕倒。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12月6日,江西省新余市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3名工人在打开2干熄焦装置的旋转密封阀人孔盖处理故障过程中,因未按规定关闭人孔口上方的平板阀门,导致一氧化碳气体从人孔口冒出中毒,造成3人全部死亡。而另外2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器具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又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该起事故共导致4人死亡,1人受伤。江西省新余市连续发生2起因施救不当导致伤亡扩大的事故,暴露出这些生产经营单位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培训、预案管理、救援组织和应急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对事故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f为深刻吸取教训,表彰先进,促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现提出以下要求:一、要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层层落实包括应急管理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制,并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同时,要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岗位、重要设施的安全管理,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现场作业,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二、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应急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应急知识及技能的培训,使其了解作业场所危险源分布情况和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危险因素,熟悉相关应急预案内容,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方法,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决杜绝未经安全培训和未掌握应急技能的职工上岗工作。三、要进一步加强预案管理,提高预案质量和水平。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机构要督促引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