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农村公路管养资金补助,各市也以财政投入为主,积极采取多种方式筹措养护资金,保障了管养工作顺利开展。如济南市财政每年列支2300万元专门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危桥改造维修;聊城市政府明确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分别按不低于上年度财政收入2、25列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山东着力提升农村公路信息化、智能
化水平,借鉴普通国省道管理经验,积极整合路政、公安、安监等部门管理资源,利用农村公路大数据和“互联网”,建立了农村公路的省级信息管理系统、市级智能管理平台,动态完善“一路一档、一桥一档”空间信息库、属性信息库,实现了全省农村公路的可查、可看、可控,做到了建设项目、养护状况、路政巡查等方面的随时监控,大幅提高了农村公路管理效率,有效解决了“项目多、分布散、人员少、监管难”的难题,实现了农村公路全过程智能监管。此外,山东通过持续深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全省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运营、物业管理和市场运作四种模式,有力推进了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进程。
山东城乡交通一体化将实现8个100
2017年8月,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全省城乡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现建制村和新型农村社区等级路通达比例等达100“8个100”目标。这8项指标分别是:建制村和新型农
3
村社区等级路通达比例、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比例、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和道路面积率符合要求比例、100万人口以上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常住居民500人以上岛屿通航比例、建制村直接通邮比例、具备条件的乡镇快递服务网点覆盖率、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快递比例。
f山东交通科技信息
2017年第08期
根据《实施意见》,2018年年底,山东省将实现村级公路网化全覆盖,每个建制村或社区拥有1至2条通村、穿村公路;到2020年建成“两横两纵双辐射”的高铁网,基本形成以济南、青岛为中心,济南、青岛至周边城市1小时通达,济南与省内各地级市2小时通达,省内各地级市之间3小时通达的“1、2、3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届时,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到7600公里以上,通达除长岛县外所有县(市、区);全省城市轨道交通建成运营里程将达300公里以上。
针对乡镇交通设施基础不够完善的情况,《实施意见》明确,加快推进城乡客运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