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备课日期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年月日
课型
新课
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知识与技能
教
通过观察,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过程与方法学
目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
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通过科学探究,归纳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理解并会作力臂,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研究杠杆平衡装置27套、钩码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1、杠杆的定义:2、杠杆五要素(1)支点(O):(2)动力(F1):(3)阻力(F2):(4)动力臂(L1):(5)阻力臂(L2):3、理解力臂,会作力臂4、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设计与反思
f教学内容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课件中的图片,让同学们观察思考。
(1)用剪刀剪纸(2)用木棒撬石头(3)用羊角锤拔铁钉(4)钓鱼竿钓鱼(5)调节天平(6)小朋友玩翘翘板2、请同学们想一想:剪刀、木棒、羊角锤、钓鱼竿、天平横梁、翘翘板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可采用分小组的方法进行讨论,然后再请学生回答,最后得出共同特征。
二、讲授新课(一)认识杠杆
播放课件:生活中的杠杆,把同学们的总结形象化。得到杠杆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二)杠杆五要素
1、支点:杠杆转动时所绕的固定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5、阻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设计与反思
举例,请同学画出力臂(板画)。力臂的两种表示方法:大括号和箭头归纳总结:(三)画杠杆力臂的方法:
1、找支点2、画线(力的作用线)3、定距离(力臂的长)提醒: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是指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随课练习:(展示课件中的图片,让同学们看图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杠杆是否都是直的?学生回答:可直,也可弯力臂一定在杠杆上吗?学生回答:不是!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学生回答:一般要改变学习了杠杆的一些基础知识,让同学们思考生活中的一个问题。平时买卖物品用的杆枰,是怎样称量物体的质量的呢?从生活出发,把同学们带入到有关杠杆平衡的思考当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