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国内首家供应链中小板上市公司httpb2btooclecom2010年05月09日132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随着企业生产分工的细化,以及外包服务商的成熟,会产生一类生产性服务公司。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格林福尔德于1966年提出,含义是主要为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即中间需求性服务业,与最终需求相对应,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经营活动等提供中间服务,而不是直接面向最终的消费者。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制造公司在发展到一定程度都需要生产性服务公司的介入,供应链上非核心环节的外包,能形成专业化的分工,让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以及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因此,如今已有一些研究机构开始研究这类型“生产性服务公司”,例如打印外包商立思辰、提供第三方检测服务的华测检测以及本文要探讨的供应链服务商怡亚通。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思维往往是“大而全”,譬如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成立自己的子公司来运作,以及从研发、制造生产到销售环节统统包揽。但这种新型服务型公司的参与,能让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得以优化。这类公司重塑了传统制造业产业的价值链,并由此产生了自己的一套增长逻辑。有一类公司,正在颠覆传统经销商“渠道为王”的定论今年以来,手握七省市销售“大权”的朱建明,开始把厦门作为试验田,对渠道经销商进行“换血”。这位达能多美滋的销售经理面临的是双重压力:业绩的高要求与渠道商捉襟见肘的资金储备。因为现实的问题是,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来说,业务增长的同时意味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但传统的经销商却因各种原因,资金成为扩张的瓶颈。2010年初,朱建明接触到怡亚通002183SZ。后者是国内第一家以供应链概念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公司。2009年底,这家公司悄然“布局”,截至2010年3月,已在全国建立45个深度供应链平台,目的是向“深度供应链”转型,其中包括帮助客户扁平渠道,让产品直供门店。朱建明曾经在宝洁工作过几年。这位一直对快消行业的渠道颇有研究的销售经理,敏感地察觉到怡亚通的尝试正在改变传统企业的产供销模式。后者正用它在物流、资金流以及商流等方面的规模优势,影响生产企业的发展路径,重塑新的价值链。若将怡亚通现在搭建的模式放到一个大背景来看,会发现其与“生产性服务公司”的业务核心类似。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格林福尔德于1966年提出,意思是主要为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即中间需求性服务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