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物质的分散系
知识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1胶体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a
a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a
a
1能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散系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
目标定位
系。2.了解丁达尔效应,并能区分溶液和胶体。3.了解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概念。
4.会书写部分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一分散系
1.分散系概念及分类1概念分散系是指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体系。2组成分散系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3分类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为三类分散系。
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m或10-9m分散系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m或10-7m浊液又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m或10-9~10-7m之间
4除去NaCl溶液或FeOH3胶体中的泥沙采用什么方法?答案根据三种分散系中粒子的直径大小、结合滤纸的孔隙大小可知,溶液、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浊液不能透过,因此除去NaCl溶液或FeOH3胶体中的泥沙时应用过滤的方法。2.胶体的性质和应用1胶体的性质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当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无光路现象出现。当光束通
1
f过FeOH3胶体时,可以看到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形成的,叫作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2胶体的应用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加入FeOH3胶体的烧杯中溶液变得澄清而透明。归纳总结分散系及胶体的理解1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与分散系类别的关系:
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的性质,如是否透明、均一、稳定都由此决定。2胶体粒子直径在10-9~10-7m之间,能透过滤纸。3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区别溶液和胶体最简单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4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颗粒而沉降,因此常作净水剂。
1.科学家用DNA制造出一种臂长只有7
m的纳米级镊子,这种镊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
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答案B
解析按照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大小将分散系分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