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鱼米香
中宁枸杞甲天下
中宁枸杞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三十六卷枸杞篇中记载:“春采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论述了枸杞全身是宝,并列出了数十种以枸杞为主的中药配方。在明代萧如薰的《秋经》诗中也有“杞树珊瑚果,兰山翡翠峰”的佳句。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王泽辰的《银川小志》称:“枸杞宁安堡(现中宁县)产者极佳,粒大肉厚,家家种植。”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中卫知县黄恩锡在《中卫县志》的枸杞项下写道:“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短短的19个字,道出了当”时中宁的枸杞产区、种植方式和市场规模。在《竹枝词》中以“六月杞园树树红,宁安药果擅寰中。千钱一斗矜时价,绝胜腴田发早丰”描述了中宁枸杞的生产、,市场、售价和种植情况。新中国成立后,中宁枸杞作为宁夏为数不多的创汇产品,为国家外贸出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宁县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枸杞之乡,是世界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产地,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美称。近年来,中宁县、政府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加工、集团化销售”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推动、政策驱动、科技撬动、社会联动、市场拉动等有效措施,做优做强枸杞产业,使枸杞种植规模稳步扩大,营销网络日益健全,精深加工快速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综合效益日益显现。目前,全县枸杞生产基地已发展至18
1
f万亩,预计生产枸杞干果3万吨,枸杞干果总产值达9亿元;中宁县建成了全国最大、功能最全、设施一流的中国枸杞商城,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52个“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年交易枸杞干果达5万吨以上,成为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吞吐港和枸杞价格的“晴雨表”。开发出了枸杞果酒、枸杞籽油、枸杞花蜜、枸杞芽茶等六大类三十几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培育出了“宁夏红”“早康”“杞芽”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宁夏红”集团中宁枸杞制品公司生产的枸杞保健酒红遍全国,中宁杞乡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枸杞原汁漂洋过海,出口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枸杞深加工企业年生产枸杞深加工产品2万余吨,年销售收入65亿元。在全国136个大中城市建立了中宁枸杞销售网点,58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220家在“中宁枸杞专卖店”,产品远销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