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专题三中国近代前期的民主革命1840年6月鸦片战争至1919年5月五四运动前
高考试题
考点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国外设立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重要特征。清政府顺应了国际外交发展的趋势C项符合题意清政府只是形式上设立领事机构并没有出现制度性的变化B项错误A、D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22013年北京文综17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C在华开设工厂解析D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本题考查学生印证材料观点的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
和合作’”并未获得军费赔偿英法联军各获取了800万两白银的军费赔偿A项排除B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排除C项是在《马关条约》中获取的权益排除。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参与签订了《天津条约》获取了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权益。32013年浙江文综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解析BD“门户开放”政策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由题干信息“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体现了“利益均沾”原
则由此判断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司法问题、居住及租地权和“门户开放”政策故排除A、C、D三项。42012年北京文综15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攫取更多的在华利益C清朝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解析B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南京条约》的签订外国商品经五处通商口岸流入中国市场但商品并没有列强想象的那样畅销列强将原因归结于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