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校和社会要重视对学生
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六、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在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
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
什么样的人才提出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功能:1导向功能;2激励功能;3评价功能;4指
导功能
3.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既重视个人发展又重视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1.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f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社会文化素质教育(三)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七、学校教育制度(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1.学校教育制度的涵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前制度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三个过程壬寅学制:中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中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壬戌学制:受美国教育制度影响,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生活教育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f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初等义务教育)、中等教育(普通中学、农业中学、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专、成人中等学校等)、高等教育(大学和专门学院、成人教育的高等学院、研究生院等)八、教师与学生(一)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长期性、统一性(二)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1.教师的素养:(1)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了解该学科的相关知识;3)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学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教学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