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浅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作者:段奇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26期
摘要: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也是《西游记》的中心人物。一双火眼金睛,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搅乱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长生不老金丹,又自不量力地与如来佛祖斗法,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他身上童真自然、赤诚、守信、好义及叛逆等性格特点非常深入人心,他桀骜不驯的性格,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以及他对神佛保持率性而为的一贯作风,无不体现那个时代环境下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民主要求。他表现了一种正义的力量,反映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定信心。关键词:斗战胜佛如意金箍棒观世音菩萨性格特点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06902孙悟空这个的形象创造,寄寓了吴承恩的理想。他身上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挥舞金箍棒,扫出一切妖魔鬼怪的英雄气概,体现了出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表现了一种正义的力量,反映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定信念。孙悟空这个形象的实质不仅仅在于敢斗,更在于斗则就胜,所以称为“斗战胜佛”。他取得斗争胜利的两个法宝是:第一,武艺高强这点在他大闹天宫中表现得最为精彩;第二,精于斗争,也就是有勇有谋,他是人民理想的化身,敢于反抗一切追求自由是他不屈的行为,善于学习不怕千难万苦是他永恒的精神,与天地万物的抗争、与妖魔鬼怪战斗时期生活永远的乐章。他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远离了自己的乐园,拜仙学道,甚至敢大闹天宫。但最后还是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以失败而告终。花了五百年的时间反省,终于觉悟,辅助唐僧一路除恶行善,历经磨难,终于修成正果。1生命绝对自由的原始追求大自然的结合11孙悟空的母体花果山和仙石西域有花果山,山下有水帘洞,洞前有铁板桥,桥下有万丈涧,涧边有万个小洞,洞里有许多猴子,有老猴精号称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其实孙悟空就是由一块石头造化出来的孩子,他本身是个猴子,所以他极端好动,永不安份;而作为一个人,他又“一生受不得气”,受不得势强凛弱;再作为一个神,他更不愿意受任何得束缚。总之一句话,孙悟空所追求的是就是个性的解放,随性而为。而《西游记》,开篇就独出心裁地构思了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