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舞蹈的创作与编排
摘要:舞蹈创作是以社会现实生活为依托的,是艺术创作的
源泉,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来传达情感、传递思想的艺术形式,它
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代替的社会功能。对于舞蹈创作题材灵感
来源则是多样化,题材的激发取决于我们对世界的敏感度。在舞蹈
创作实践中,更是离不开形象思维。只有创作出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的有血有肉的舞蹈形象,才会使作品产生美感作用并体现出它的社
会功能。
关键词:舞蹈;舞蹈创作;舞蹈编排
中图分类号:j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5312(2012)23014001
一、观察生活是舞蹈创作的必要条件
一切艺术创作活动和过程,都需要在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和带
着艺术审美情感体味生活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它们是艺术创作的原
动力。对于舞蹈创作而言,更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源泉,只有认识生
活才能更好的表现生活,而深入生活则是创作的必要条件。我国著
名的舞蹈艺术家贾作光生长在东北,年轻时酷爱舞蹈,曾跟随日本
现代派舞蹈家石井漠学习,后在北京组团,并亲自登台演出。由于
生活积累不足,无法走近群众,了解民间,以至于他虽付出了很大
的努力,却没有受到预期的效果。后来,他认识到自己的积累不足,
便再次回到家乡,从东北一直探究到内蒙,深入了解内蒙当地民风、
f民情,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扎根基层,探索本土深层次的文化底蕴,逐渐深入体悟到内蒙人的质朴、好客和友善,对蒙古民族舞蹈的了解有了质的飞跃。基于对生活的体悟,贾作光相继创作出《雁舞》、《牧马舞》等优秀作品,不仅受到了蒙古人民的欢迎与敬仰,也受到世界舞蹈界的瞩目。因此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深入生活进行研究、整理塑材,本着观察生活的原则才能创造出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浓厚的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
二、舞蹈创作与舞蹈编排的基本条件一方面,舞蹈艺术表演中,人的形体动作所体现的是一种符号功能,必须积累丰富的舞蹈语汇,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还要具备良好的乐感,音乐感是指对音乐的感悟与理解,理解不仅限于理论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音乐所表现情感及音乐形象进行多方注释,加强理解;最后,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培养想象能力。艺术应该是自由的,充满想象力的,想象力是创作的翅膀,是编导的灵感催化剂,缺少想象力的舞台是不完美的。舞蹈是以满足观众情感上的享受和娱乐为目的的在舞台上创造出美的形象和意境的艺术形式。所以想象力对于舞蹈来说至关重要。三、艺术领域的综合能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