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分析与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目前舞蹈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给群众带来了精神享受,同时还为群众提供了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和对身体进行有效的锻炼方式。当前群众文化舞蹈的繁荣可以从舞蹈内容上进行不断地更新和丰富,故而如何更好地进行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和推广成为了当前文化工作者的责任。通过对群众舞蹈进行有效的创作和改编,推进群众情感生活的提升,也为了有效推动舞蹈与群众文化生活的结合,推动舞蹈与群众文化的深入发展。
标签: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分析研究
引言
文化馆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给群众文娱活动提供场所的机构。文化馆也为我国在地方文化建设上做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民众精神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馆需要在满足民众的精神生活的同时,突破保守与旧观念的局限性,展示创新意识和拓展性。舞蹈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动性动作来表达情意。它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由作为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感情。通过丰富的内容,合理的设计编排属于群众的舞蹈,传播文化活动,为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打下基础,为国家的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一、群众舞蹈文化的特征
1群众性
群众舞蹈的表演者是群众,他们每一个人的职业都不同,五花八门,生活五光十色;对于群众舞蹈,舞蹈本身与生活的关系广阔、密切与深入,其舞蹈作品中所呈现的生活也率真、质朴和本色;另外舞蹈的表演形态多样,一般分为单人、双人、三人、群舞、组舞、歌舞等,在群众舞蹈中以群舞的表演形态为主要特征;群众舞蹈是群众自娱自乐的舞蹈,其自娱自乐和休闲健身的功用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极大的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进了友谊,也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群众舞蹈对场地场馆的要求不高,场地选择很随意,只要可以容纳些许人空间即可,其中大多数是贴近群众的社区花园、广场、公园、街道、场院等。比如贵州毕节大家都知道的乌蒙欢歌也属于我们的广场舞,一直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它源于乌蒙山区汉、彝、苗、回、白、仡佬、布依等民族的传统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色,舞蹈形式灵活多变,节奏感强。《乌蒙欢歌》由乌蒙民舞和乌蒙彝舞两个部分组成。乌蒙民舞由汉族舞蹈、彝族舞蹈、苗族舞蹈、回族舞蹈、仡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