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槐花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芦丁(Ruti
)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现已发现含芦丁的植物至少在70种以上,如烟叶、槐花、荞麦和蒲公英中均含有。尤以槐花米(为植物Sophorajapo
ica的未开放的花蕾)和荞麦中含量最高,可作为大量提取芦丁的原料。槐花米为豆科植物槐花的未开放花蕾。味苦性凉,具清热、凉血、止血之功。槐花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芦丁,又名芸香甙,含量可达1216。芦丁是由槲皮素(Querceti
)3位上的羟基与芸香糖(Ruti
ose)〔为葡萄糖(Glucose)与鼠李糖(Rham
ose)组成的双糖〕脱水合成的苷。为浅黄色粉末或极细的针状结晶,含有三分子的结晶水,熔点为174178℃,无水物188190℃。溶解度:冷水中为110000;热水中1200;冷乙醇1650;热乙醇160;冷吡啶112。微溶于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苯、乙醚、氯仿、石油醚,溶于碱而呈黄色。芦丁具有维生素P样作用。可降低毛细管前壁的脆性和调节渗透性,有助于保持及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临床上用作毛细管脆性引起的出血症,并常用作防治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剂。现在国处也常用芦丁作食品及饮料的染色剂。一、实验目的1.通过芦丁的提取与精制掌握碱酸法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原理及操作。2.掌握芦丁的一种提取、精制方法及提制过程中防止甙水解的方法。3掌握黄酮甙水解生成甙元的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分离。4.熟悉芦丁、槲皮素的结构性质、检识方法和纸层析鉴定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是利用芸香苷中含有较多的酚羟基,可溶于碱中,加酸酸化后又可析出芸香苷结晶的性质,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并用芸香苷对冷、热水的溶解度相差悬殊的特性进行精制。芦丁可被稀酸水解,生成槲皮素及葡萄糖、李糖,并能通过纸层析鉴定。芦丁及槲皮素还可通过化学反应及紫外光谱鉴定。三、实验材料槐米、石灰乳、04%硼砂水溶液、2%的硫酸溶液、浓盐酸、正丁醇、醋酸、氨水、1%的氢氧化钠溶液、1%的三氯化铝乙醇溶液、1%的葡萄糖溶液、1%的鼠李糖溶液、1%芸香苷乙醇溶液、1%槲皮素乙醇溶液、95%乙醇、碳酸钡、广泛pH试纸、中速层析滤纸等。四、实验内容(一)提取:称取槐米30g,在乳钵中研碎后,投入300ml04%硼砂溶液的沸水溶液中煮沸23分钟,在搅拌下加入石灰乳调pH9,煮沸40分钟(注意添加水,保持原有体积,保持pH89),趁热倾出上清液用棉花过滤。残渣加100ml水,加石灰乳调pH9,煮沸30分钟,趁热用棉花过滤,二次
f滤液合并。滤液保持在60℃,加浓HCl,调pH23,放置过夜,则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