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文本
学记
译文
选自:《礼记》
原文
文本
(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1发虑宪,求善良,足以
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
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
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
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由学乎!
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
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
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
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
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3虽有佳(嘉)肴,弗食不知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学半”。其此之谓乎!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
4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遂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
xiá
g,术suì有序,国有
学。
国都设立有大学。
f(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
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
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
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
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5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
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
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
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
“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
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
并有
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
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
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
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