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高中数学学困生学习心理分析及对策
作者:高荣荣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9期
摘要:分析了高中数学学困生常见的几种心理特点,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解决方法。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心理特点;策略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教育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很不均衡。学生个体之间为什么会存在差异呢?当然这些差异的产生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师水平、家庭环境、基础知识水平、智力状况、心理因素等,但笔者认为高中生已经经历过中考的筛选,他们的智力水平、基础知识水平应该是相差无几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现在高中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又是怎样的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调查,找出了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在一些普通中学里,一些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持消极的态度,成绩一直不理想,又导致了学生自我感觉和自我评价的降低,而成绩差和自我效能的降低,往往又会削弱学生学习的动机,导致这部分学生认为他们不能像其他同学那样掌握相应水平的知识。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想提高数学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我们不仅要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科体系,还应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二、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改进策略目前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主要有如下几种:1缺乏自信心根据喻平教授所著的《数学教育心理学》认为:非认知因素在学习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解决数学问题不仅需要智力方面的思维活动,而且也需要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很多学生在解决数学难题时无所适从,原因并不都是其数学概念、知识掌握得不好,往往是因为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从而影响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以及解题的策略。如笔者本届所带文科班的一位女生,语文、英语两门功课的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列,但数学成绩却基本上位于全班倒数。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后,该学生已有放弃数学的想法。笔者从高二接手后,多次与她谈话,帮其重新树立信心后,她才在数学课上开始认真听讲,但后来接连的两次数学小测验成绩都不理想,让她又有了放弃的想法,笔者只好又不断地激励她要坚持,她将信将疑地继续听讲,直到期中考试数学成绩进入了班级前10名(试卷较简单),这次取得的成绩帮其重新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尽管后来的数学成绩也有起伏,但由于之前有过成功的经历,她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