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能力。
实践出真知,我们知道: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于是,我们定期举办“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的教育方针和管理措施,设计有趣的“亲子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体验幼儿活动的乐趣;组织“家庭郊游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庭的温暖;并且充分利用“家园互动栏”宣传育儿经验和知识以及班级近期概况;还通过《家园共育册》使家长和教师能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适时、适地、适当地普及幼教知识,积极主动地培养家长参与教育的信心,提高家长的幼教水平,激发家长对孩子的有益的爱心和表现感,赢得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与支持,从而优化幼儿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六个大人带一个孩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孩子在入园前全是大人喂饭,并且有的孩子还喜欢含饭,咀嚼吞咽能力明显较差,因此我采取了几个措施。1、向家长宣传使孩子独立进餐对孩子动作发展和促进其智力发展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自觉配合与支持。2、教师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如讲故事、情境表演、看图片以及心理激励等方式鼓励幼儿养成独立进餐的良好习惯。3、邀请家长参观孩子的进餐情况,请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和班上的幼儿作比较,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和老师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我班幼儿韩依婷小朋友,父母是个体户,平时非常忙,没太多时间关心孩子。因此,韩依婷在进餐时较偏食,经常要老师喂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并商讨对孩子的教育措施。出乎意料,家长对我们的个别谈话毫不在意。我们采取各种办法让孩子把饭吃完,却得到家
f长的一盆冷水:“孩子不肯吃就不要给他吃了。”难道就让孩子这样下去?不,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于是,我们采用了“牛皮糖”式的家访,一次次“缠住”家长,进行沟通,用真情来打动他们,使他们抽出时间观看了全班幼儿的进餐情况,并了解独立进餐、不偏食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而在平时教育中,让孩子明白“不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