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隧道衬砌检测方案(瑞典MALA特侧雷达)
一、前期准备工作1、检测单位一起准备:将一起电视充满电,仪器开机检查正常。2、检测单位附件准备:准备50m皮卷尺一卷,自喷漆若干,手电筒若干包括电池),记事本一本,笔4只,口罩若干,隧道工作服4套,数码相机一部。3、施工单位配合准备:工人5人,大型装载车一台(按我方要求电焊上检测支架,配一名技术娴熟的司机),提供较为详细的隧道地质和工程施工概况,如隧道设计纵、横断面图等(包括隧道中有无塌方、岩溶、暗河,隧道的施工工艺,隧道基本技术参数,一、二衬砌的设计厚度等),现场技术工程师两名,施工照明灯。4、检测单位根据业主单位或质检单位的验收标准制定检测内容和计划,其中包括:检测部位,探测深度,剖面数量,关心的缺陷类型,探测方式。
二、隧道检测工作1、在检测工作开展前,施工单位的测绘人员先期在隧道的边墙上每10m标记好隧道的桩号,要求标记准确清晰。2、隧道检测工作开始后:检测单位技术工程师负责设备操作及笔记记录,施工单位技术工程师负责协调和介绍,施工单位工人负责天线数据采集及相关工作(照明、车辆等)。3、检测过程中,检测单位的技术工程师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拍照记录。4、数据采集速度由现场情况确定。5、测线布置原则根据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探地雷达隧道检测常用的检测布线方式是沿隧道纵向布置5条测线,分别位于两侧拱脚、两侧拱腰和拱顶。具体见下图:6、数据采集按照先隧道顶测线后边测线的原则采集(D测线L2测线R1测线R2测线L1测线)。7、要求施工单位安排好隧道内的交通和现场设施的清理工作,以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8、在全部测线完成后,根据需要进行钻孔取芯(二衬)验证检测工作的进行顺利进行。9、在现场采集过程中如遇突发情况,所有人员听从检测单位现场指挥的安排,不能随意采取行动,如果是工程问题则听从施工单位的安排。
三、数据处理工作1、数据处理由检测单位技术工程师完成,必要时需要向施工单位的技术工程师进行施工技术咨询,希望施工单位配合。2、前期数据分析:由专业的雷达数据处理软件完成,保证客观准确。3、后期数据解释:由经验丰富的技术工程师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J07198》,并参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所检测规程TB102232004》进行数据解释,保证按国家规范客观准确。4、数据分析解释完毕后,按照《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所检测规程TB102232004》的规范标准出具《隧道衬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