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我进入单位时,同一批的还有不少家境不怎么样的,但这几年单位面试招人选人,家境好、学校好、自身优异的学生却越来越多。这批人都是90后,正是经历了80年代改革初期的动荡,到90年代社会逐渐稳定后出生。我们小时候,都看过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爱因斯坦幼时白痴之类的鸡汤故事,但越大才越发现这个社会残酷的真相越有钱的往往越有钱,越优秀的往往越优秀。马云的儿子在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柳传志的女儿从哈佛毕业先入高盛、然后执掌滴滴,即使任正非那只能考上专科的女儿(关于他女儿的学历,现在很难查出来,但如果早期就关注华为的话,应该是知道的),现在也是华为的CFO。至于王思聪……03上面这个现象,我最早在知乎分享过,那时候还是2016年初。这几年,我并不是每年都去现场参与面试,但每次去,只要我去翻翻简历,就会发现进入面试的优秀大学生里,家庭条件差的人越来越少,近乎绝迹。我想起,2010年前后网上还有人讨论“寒门再难出贵子”,2013年,人民日报都还在报道“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
f成落至一成”,但再后来,关于这方面的新闻和报道却越来越少了。现在我才知道,报道少了,并不是因为这样的事越来越少了,而是,已经明显到不是新闻了。2017年的时候,北京的高考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了一段石破天惊的话: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从农村出来的刘强东,发迹以后,曾经给自己的母校人大捐了一大笔钱。然后发现,其中的助学金根本没人领。因为太少有人大的“优秀贫困大学生”,符合刘强东制定的“困难标准”了。这种贫困优秀大学生越来越少的现象,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被当成是“阶层固化”的证据来讨论。但可惜,这并不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关键。04这两年,我所在的部门以及相关的一些部门,进来了不少这样优秀的年轻人。
f就像前面说的,他们的家庭越来越好、学历越来越高,各方面素质都很出众。我既见证了他们那精彩的简历,也见证了他们在面试场上的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自信。很多人都很关心,这些家境优越、自身又很优秀的年轻人,工作以后表现怎么样。下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