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性质: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5)、费用: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一般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期间费用)。
6)、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总额一般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支构成。9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和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理论依据)。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利润收入费用10会计假设:人们在跨级实践中长期奉行的、根据客观情况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
会计假设又称为跨级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11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12会计基础:分为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以收入和费用是否实现或者发生为标志来确定其归属期的一种会计核算基础。(企业使用)收付实现制:以实际收到现金或支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记账基础。(行政单位用)13会计方法:是为了达到会计目标,对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所使用的一系列手顿的总称。其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监督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跨级凭证,4、登记会计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报表。
14会计核算是一个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
会计要素确认即对六大会计要素的确认(参见第8条会计要素),会计计量是对已定性的各个项目进行量化处理。
15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公允价值。
第二章会计科目、账户与复式记账
1会计科目:是会计对象(即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统一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清晰性原则。3会计科目的两种分类方式:会计科目按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和会计科目按所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4账户:指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结构和格式,用来分类纪录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即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2)日期和会计凭证号数,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账户记录的来源及依据;3)摘要,即经济业务的内容。4)增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