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也探索出了支持畜牧业养殖户的新路子。
4.建立健全畜牧业贷款管理制度。为规范业务操作,提高信贷服务质量和效率,防范信贷风险,农行吉林省分行畜牧业贷款中心在市场调研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养猪大户、牧业小区、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走访,广泛征求各级行相关岗位人员意见,制定《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个人生产经营贷款(畜牧业)管理办法》,为畜牧业贷款业务稳健发展奠定基础。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也制定了《养殖贷款管理办法》,推行精细化管理,明确业务操作流程。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各家银行还借鉴全国各地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农业机械、林权、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扩大担保范围,拓宽畜牧业经营者融资渠道。
三、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畜牧业经济与金融支持不相匹配。吉林省畜禽养殖业和加工业的产值已分别达到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000061)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和30%以上,但信贷规模仅为农业贷款总额的76%左右,信贷规模与畜牧业发展规模不匹配。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各地仍处于重农轻牧的认知阶段,须在认识和投放两个层次上解决农牧并重和并进问题。
(二)没有形成良好的畜牧业产业链,缺乏龙头企业的拉动和辐射作用,户多面广量小
f的分散经营管理模式增大了信贷风险。目前吉林省畜牧业龙头企业较少,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有限,影响了畜牧业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制约了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全省大部分的养殖户处于分散经营,庭院养殖阶段,给承办贷款的金融机构增加了经营成本和管理难度。例如:某县农行发放的一笔2380万元养羊贷款,涉及养殖户1017户,分布在10个乡、97个村、225个自然屯,每名信贷员平均负责170个养殖户,距离该行最远的养殖户村屯达120公里,往往导致信贷员到户率低,跟踪管理不到位,对养殖户和养殖情况发生变化不能得到及时了解和掌握。
(三)抵押物不足成为制约畜牧业信贷支持的瓶颈。从对金融机构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发放的畜牧业贷款相对集中于抵押贷款,即要求贷款方能提供足值贷款抵押。而从畜牧业的特点看,其资产主要沉淀在活禽、活畜,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家有万贯、带毛不算”,这意味着养殖户的主要资产难以作为抵押物出现。而固定资产方面,养殖业的厂房多为简单的框架结构,价值较低且土地等生产资料多为租赁所得,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即使个别拥有所有权,也因远离闹市区而潜在价值较低,这些因素使得养殖户难以提供符合贷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