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奖罚条例,安全教育和安全监测制度
三论述题1安全的自然属性与安全的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他们的耦合条件。P36
辩证关系: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安全这两个属性的总体把握,还应该进行辩证分析,以得出对安全属性的系统的,整体的认识
1)安全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由于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安全领域
f内表现出的安全属性,同时,也正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基础2)社会属性对其自然属性有制约和指导作用。人的自然属性受社会属性的制约,是社会化了的自然属性,人的自
然本能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关心,社会意识的制约并充满社会内容,具有社会意义耦合条件:
从哲学的角度讲,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耦合,本质上就是矛盾的统一。其耦合是有条件的,从人的角度讲,人的属性是以人的社会属性为主导的人的本质属性,对安全来讲,安全的本质属性则是以安全的社会属性为主导的,用安全的社会属性作指导,约束安全的自然属性的社会的、人群的安全特征。
但是,也应该看到安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是不可分割的,2为什么要建立科学的大安全观。P65(自己可以发挥)树立大安全观的时代背景:1)恶性事故层出不穷,特大事故触目惊心2)公众安全观的变化,民心所向;3)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深入人心;5)独生子女要求更高标准的安全与健康保障6)高新科技产品给家庭带来风险7)缺乏安全科普教育和安全文化知识的宣传;8)必须采取与国际接轨的安全与健康标准化体制必要性:1)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2)现实情况的不容乐观3)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之策大安全之目的:就是动员全社会、全民族、各行各业、上上下下,通过对安全减灾的国家战略和系统工程,不仅要保证国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更为了追求人类的安全生存,社会的和谐、稳定。从科技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以及创新性的角度上来评价这些问题使得传统安全观越来越无法1与之相适应,而以大安全观为认识背景来研究安全学是正确理解和解决人类生存,生产,生活安全问题的基础2安全文化体系的构件需要大安全观的指导,3大安全观是构建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体化的理论基础,4国际安全,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紧密相关是大安全观产生的必然,就经济问题而言已成为各国所关注的问题,原因:1国际竞争的重点转向了经济,2维护经济的安全的难度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