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和实时控制能力,是制造业未来信息时代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ERP是目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十分流行的一种形式,大多数的ERP系统在全面解决企业在供销存、财务、计划、质量、制造等核心业务问题方面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并产出效益。ERP的意义在于以经营资源最佳化为出发点,整合企业整体的业务管理,并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ERP的概念也是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企业最早关注物料、库存(MRP),后延伸到生产计划和制造(MRPⅡ),随着管理外延和产品功能的不断发展,一个比较完整的制造业ERP系统应该包含了MRP和MRPII,不过今天的ERP的概念外延可能更加广泛,几乎是企业信息化的代名词。在快速变动的网路新时代,随着资讯化的脚步日益普及,有效和妥善的运用ERP企业资源规划(E
terpriseResourcePla
i
g)系统,有助于企业顺利电子化,并导入电子商务,创造企业新价值。112ERP的发展历程ERP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基本MRP阶段、闭环MRP阶段、MRPⅡ阶段和ERP阶段。ERP理论的形成是随着产品复杂性的增加、市场竞争的加剧及信息全球化而产生,实现对企业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
3
f61084285doc
优化管理。一、MRP阶段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MRP是基于物料库存计划管理的生产管理系统。MRP系统的目标是:围绕所要生产的产品,应当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需要的物料;通过按照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订货与生产日期,以避免造成库存积压。库存订货点理论:目的:保障生产、减少库存。方法:概率理论、最大库存量、安全库存量。条件:物料消耗、供应稳定,需求独立,价格不高。特点:根据经验操作。物料需求计划:目的:保障生产、减少库存。方法:根据订单计算物料需求。条件:订单有足够的提前量。特点:根据订单操作(根据需求操作)。二、闭环MRP阶段20世纪70年代,MRP经过发展形成了闭环的MRP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相关物料,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规定生产计划,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问题。MRP以物料为中心的组织生产模式体现了为顾客服务、按需定产的宗旨,计划统一且可行,并且借助计算机系统实现了对生产的闭环控制。目的:应对生产条件的变化,保证可行。方法:能力校验、执行控制。条件:明确生产过程、及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