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背景及学情分析《坐井观天》是第四组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和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语言简洁明了,充满童趣。学生在“识字4”中初步学习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管中窥豹”,初步了解了“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并且“每日成语播报”,也让学生会自觉地去思考、去探讨故事里隐含的道理,因此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二、教学目标1.使用多种方法,识记“沿”、“际”、“信”三个新字;正确书写“沿”、“蛙”;2.理解“井沿”“无边无际”等词语。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新字;教学难点:使用多种方法,理解本课词语。四、教具准备:ppt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f1、根据要求,做游戏“纸筒看黑板”。师ppt游戏规则:(1)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2)右手捂住右眼。(3)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设问:通过纸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的?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2、全班交流游戏感受。3、复习巩固已知词语设问: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个成语?4、导入新课,齐读课题。过渡语: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坐井观天》【设计意图:通过纸筒看黑板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长长的黑板在小小的圆筒之中,成了一个小圆圈,形象地感受到“管中窥豹”成语的内涵,从而引出“坐井观天”这一新课。】(二)课题质疑,识读“观”“蛙”4、师板书课题,设问:看题目,你知道了什么?5、学生根据题目回答。预设①:小青蛙坐在井下看天空;②坐在井上看天。追问:哪个字是“看”的意思?【设计意图:此处质疑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有些课题可以告诉读者文
f章的主要事件,从而学会由课题入手,抓住文章主要事件,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快速了解文章大意。】6、“观”,学生根据字理识记“观”。7、题目质疑:谁坐井观天?处理生字“蛙”拓展换偏旁变新字设问: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预设:我想到了以前学过的“洼”8、拓展阅读:井底之蛙【设计意图:此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井底之蛙”这一成语的内在含义,为后面理解“坐井观天”作辅垫。】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