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
名词解释
1、社会阶层:是由具有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2、消费者态度:消费者对于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为上的倾向。3、记忆:凡是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以及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再现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4、刺激物的辨识:指消费者将某一刺激与另一类似刺激相区分的学习过程,或者说是消费者对相互类似的刺激予以不同反映的过程。5、刺激物的泛化:指消费着对某种特定刺激所做的反映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映中。6、学习:指人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7、认识质量:消费者对产品适用性和其他功能特性适合其使用目的的主观理解。8、注意:理解为意识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消费者将意识指向某一营销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集中性是指消费者对特定营销对象倾注比较多的心里资源。9、刺激物的展露: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激活。10、感觉: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11、知觉: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12、重复购买: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选择一个品牌或极少几个品牌。13、品牌忠诚: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14冲动购买: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15、消费者满意: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期望水高于认知的实际水平。16、消费者不满:指消费者由于对于交易结果的预期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而引起的行为上或情绪上的反映。
简答题
1、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答:①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②消费者行为研究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政府应制定什么样的法律,采取何种手段保护消费者权益,
1
f政府法律和保护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可以借助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的信息。③消费者行为研究有助于消费者自身作出更加明智的购买决策。对自己和其他消费者有更多的了解可以与市场发生更好的互动;我们能够更好的洞悉企业行为的动机;可以用消费者研究的数据进行消费者教育。④消费者行为研究提供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消费者研究可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