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三中高2015级高一下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宗族权力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2.人民网《秦统一2234年祭》一文提出:“秦始皇比较彻底地消除了旧宗制的羁绊,创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国家制度。”下列不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坏先王之制,废‘王’号,称‘皇帝’”B.废旧时世官世职制,任命三公九卿处理中央政务C.严格嫡庶权益分配,“封建亲戚,以为屏藩”D.重视政治体制建设,推广郡县式管理模式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时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C制度法令的统一)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5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淳化中,赵韩王出镇,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这表明宋太宗()B将相权一分为三D意图解散中书省
A废除相权强化君权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f6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总结的选拔官员的标准:“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这说明当时选拔官员强调A能力至上B唯才是举C德行优先D德才兼顾7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B选官用人权在中央D考试内容具体明确()
A否定特权制度C选拔程序简化
8有人称,清代军机处是一个“一不四无”机构,即:不是法定的、独立的衙门,且无官署(只有值班办事的地方,称“值庐”)、无定员、无长官、无属吏。军机处的这一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