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学生评教、家长评教、组织评教、教师互评、学生家长及社会反馈情况,进行师德考核,列入教师量化考核之中,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档案建设。每学期末,组织教师对本学期师德表现深入反思,查找不足,制订改进措施,写出师德总结,促进师德建设不断加强。把师德师风表现作为教师绩效分配、职务评聘、评先评优、聘任(聘用)、派出进修等的首要内容,对表现优异者予以表彰奖励,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对违反从教行为和职业道德缺失的,将进行严肃处理。
四、活动安排
f(一)学习教育阶段(2016年3月4月)1、围绕“强师德、铸师魂,
人民满意的儒雅教师”主题,转发上级各类师德建设重要文件、通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师德建设文件,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关于在全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区教育局关于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通知》《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教育部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等。参加师德集中培训学习和自学要做好学习笔记。
2、加强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师德宣传栏,将优秀教师的照片和事迹展出,每月更新一次,用身边的典型引领教师敬业奋进。同时,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教育局“师德建设专栏”域内外优秀教师事迹,促进教师以先进为榜样,不断提高师德境界。
(二)自查互查阶段(5月6月上旬)
1、自查自纠
组织教职工从思想和行为上反思自己的从教行为,对照师德建设标准进行深刻剖析,切实找准、找清、找全存在的各种问题,达到
f既全面改正问题,又深入增强敬业精神、树立一流教风校风的目标。教师要写出书面自查材料,于6月中旬上交学校审查。
2、民主评议
一是通过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全面、深入了解教职工各方面的师德师风情况。二是在教师中开展无记名问卷互评,列出项目,互相评议。三是学校组织人员开展第一轮违规行为深入调查,主要包括三大块:违规办班、收受礼品或变相受贿、推销教辅资料。上述评议结果列入教职工量化考核。
3、反馈落实
对通过上述各种形式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通知相关教职工,责令其深入反思,认真整改。
(三)整改提升阶段(6月中旬7月)
1、制订整改方案。全体教职工针对自查、互查、群众评议等途径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