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是改革兴起的另一个动因;(5)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革命是改革的“催化剂”。14、以公共服务取向为目标的改革主要内容:(1)关心提高质量,强调产出价值,但必须以实现公共服务使命为基础(2分);(2)在管理过程中反映使用者的愿望、要求和利益,以使用者的声音而非顾客的退出作为反馈的回路(2分);(3)怀疑市场机制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主张将权力由指派者转移到民选的地方委员会(2分);(4)强调对日常服务提供全社会学习过程(2分);(5)要求连续不断的公共服务使命与价值,强调公民参与和公共责任(2分)。15、我国公共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公共管理1、法制化(法治政府);2、民主化;3、责任化(责任政府);4、服务化(服务型政府);5、信息化(电子化政府);6、高效化16、公共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公平公正原则;系统全面原则;连续稳定原则;客观科学原则;操作简便原则;适用宽广原则。17、绩效评估的功能: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有利于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提高公共部门的绩效;有利于
f监督公共部门的行为,改善公共部门的形象。18、公共管理绩效评估含义:对广义的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公共企业等特定的社会组织在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伦理政治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获得的公共产出进行评审界定。19、平衡积分卡的方法(罗伯特〃S卡普兰)四个角度:财务状况、顾客服务、内部经营过程以及学习和成长。20、公共管理者职业道德: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依法执行公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共管理者。其内容有:(1)作为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公共管理者必须有政治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清正廉洁,艰苦朴素;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忠诚老实,实事求是。(2)作为一个公共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公共管理者必须有工作方面的职业道德要求,即遵纪守法,依法管理;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刻苦学习,精通业务;谦虚谨慎,文明礼貌。二、卫生事业管理1、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1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体制就存在差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方针政策及管理方法都会不同。2经济基础:卫生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其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即经济落后的国家,难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