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同意识,并由此形成自然的人际关系。影响因素:个人经历因素、个人兴趣因素、个人价值观念因素、社交因素、共同利害因素功能:正功能:1、弥补正式组织的不足;2、加强内部沟通;3、增强凝聚力;4、使组织保持一致;5、有助于对组织成员的控制;6、给组织成员社会满足感;7、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负功能:1、抵制变革;2、任务冲突;3、传播谣言;9、公共责任意识:(1)仁爱意识(2)公众意识(3)求实意识(4)宽容意识(5)节制意识10、分配性政策(如按劳分配)、调节性政策(如环保政策)再分配性政策(如个税)、自我调节性政策(如小区物业管理)11、政策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1)政策问题的特性,包括:①政策问题的性质(1分);②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1分);③政策对象人数及其行为需要的调适量(1分)。(2)政策本身的因素:①政策的正确性(1分);②政策目标的具体明确性(1分);③政策资源的充足性(1分)。(3)政策以外的因素:①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1分);②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1分);③执行机构组织间的沟通与协调(1分);④政策环境(1分)。12、公共政策过程:政策制定:是指从发现问题到政策方案的出台的一系列功能活动过程,包括建立议程、界定问题、设计方案、预测结果、比较和抉择方案以及方案的合法化等环节。政策执行:指政策方案付诸实践、解决实际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评估: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果作出判断,确定某项政策的效果、效益以及优劣,并弄清政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一种政策活动。意义:a、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b、决定政策走向的重要依据;c、合理配资源的有效手段;d、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政策监控:达到政策方案的预期目标,避免政策失误,对政策过程尤其是执行阶段进行监控,以保证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作用:a、保证政策的合法化;b、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c、实现政策的调整与完善;d、促使政策终结。政策终结13、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及动因:20世纪80年代,英、美、新西兰等国相继掀起了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也被称为“政府再造运动”或“新公共管理运动”,都以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作为其基本取向。具体背景及动因:(1)经济全球化是改革的一个推动力;(2)社会和人口因素的变化是改革的“推进剂”;(3)传统官僚体制(科层制)的失效和政府职能膨胀引起的财政危机为改革提供了直接的动因;(4)工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