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
之报礼重。
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诗》云:“瞻彼淇澳,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兮,赫兮喧兮。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兮”者,
有弗辨,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恂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节选)(16章)
忘也。
第一章
第五章
f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德若偷,质真若渝(yú),大方无隅(yú),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第六章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
1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jiù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
14无为而无不为。
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
1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7治大国若烹pē
g小鲜。
国学经典诵读《道德经》(节选)
18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比作于易,天下大事比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故能成其大。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
19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相形,高下相倾,音色相合,前后相随。
20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
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于足下。
4金玉满堂,莫之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