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3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3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pèi必于是。”
f国学经典诵读《中庸》(节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天命之谓性,率(lǜ)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非道也。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
是故君子戒慎(shè
)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sh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è
)其独也。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厚,未之有也。
无忌惮也。”
第二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yǐ)乎!民鲜(xiǎ
)能久矣!”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明也。
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三章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
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家国矣。”
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
第四章
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