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4、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及作品2、弄清本文重点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3、学会分析标题的妙处。学习重难点1、弄清本文重点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2、学会分析标题的妙处。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冬天吗?能说说对我们四川的冬天的印象吗(阳光、树木、花草、温度)?那济南究竟是一个怎样迷人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追随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迹,去感受“济南的冬天”。二、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老舍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北京人》《龙须沟》等。
1
f三、了解背景《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老舍1924年只身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他身居异国,饱尝了寄人篱下的孤独之苦。他在另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的话:“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想北平》为了结束这“没有家”的寂苦生活,他终于在1929年夏动身回国,但因路费不足,又在新加坡留了半年,直到1930年春才回到上海,同年夏应邀到山东济南齐鲁大学任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由于这样的经历,老舍回到祖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便抑制不住强烈的爱国之情,写下了《济南的冬天》。四、初读课文1、掌握重点疑难字的读音。济南jǐ奇迹jì着落zhuó伦敦dū
暖和huo狭窄xiá水藻zǎo发髻jì澄清ché
g看护kā
镶嵌xiā
g宽敞chǎ
g2、了解以下词语的意义。响晴:天空晴朗、高爽。设若:假若。秀气:文雅,不粗俗。贮蓄:储存积蓄。澄清:清澈明亮。空灵:这里的意思是清净。响亮:这里指天气晴朗、燥热。温晴:温和晴朗。安适:安静而舒适。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画的画。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明确: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