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经验总结
新市镇中学2012年9月
f校本课程开发是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的要求下提出的。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者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为了贯彻教育部和省市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我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04年编写了《情系家乡文明伴我行》校本教材,此教材2005年通过县教育局批准开始在我校使用。我们认为校本教材《情系家乡文明伴我行》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更有利于开发教师的潜能和学校的潜能,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发挥教师的智慧特长,使学生、教师都能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目的,从而形成学校的教学文化和办学特色。我们是带着这样一种教育理想和信念来做这件事的,当前我们遇到的困难虽然比较多,但毕竟已是迈出第一步。反思刚刚走过的这一小段路程,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也是有益的。一、组织校本培训,启动校本课程的开发自2002年起,我校结合新课程的实施要求,率先在广大教师中开展新理念、新方法的校本培训,并逐步渗透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通过培训对教师启发很大,使他们明确了方向,掌握了方法,增强了信心,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二、加强校本管理,积极投身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f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抓准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是推动学校校本开发的关键。《情系家乡文明伴我行》的编写不仅能使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资源观,弥补我镇没有乡土教材的空白,而且能推动学校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情系家乡文明伴我行》校本教材编写方案,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案的编写,教学组织实施要求,课程评价方法等。(一)成立领导机构,明确校本教材开发的指导思想为了切实做好《情系家乡文明伴我行》的编写工作,加强对编写工作的领导,学校早在2003年11月就新成立了由副校长、教研组长、部分优秀教师等组成的课程编写委员会,副校长任主编,为课改及校本教材开发提供组织和领导保障。2004年春季开学后《情系家乡文明伴我行》编写委员会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校本教材开发的有关工作,制定校本教材的开发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